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
联系我们

电话: 13769595198/13577459169 邮箱: 228459169@qq.com 地址: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镇笔架山村
荣誉资质 / RYZZ

宋书玉解读产业政策:白酒产业链投资大有潜力

分享到:
来源: 本站原创      2019-12-17 09:55:09
字号: T| T
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(以下简称《目录(2019年本)》),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。《目录(2019年本)》将白酒生产线从限制类轻工业中删除,白酒将不再是国家限制类产业。消息一经发布,引发白酒及相关行业热议。

年末白酒行业政策利好消息不断,12月3日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联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白酒消费税不增加、无后移,进一步坚定行业发展信心。面对产业政策利好,白酒行业将迎接哪些挑战?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又将如何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?

日前,在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“深化中国白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”活动上,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发表主题演讲,深入解析政策利好背景下,白酒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。新浪财经会后独家专访宋书玉,集中阐释白酒产业政策解禁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影响。

权威政策解读:名酒产区、大小酒企皆有深挖潜力

2000年,为防止产业发展过度,中国酒业协会提出不允许再新建白酒生产线,以生产准入限制产业规模,提升产业质量。中国酒业协会(后称“中酒协”)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专访中表示,中酒协早前将白酒列入限制性产业,而如今提出白酒取消限制,均源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。 “20年前的酒厂数量已突破3万家,而目前已经减少到了2万家,在一定时期内,产业限制政策发挥了一定作用。”

白酒产业发展至今,其充分市场竞争、内外部环境和消费者需求,已发生根本性变化。“原来主要以生产准入机制提升产业门槛,但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,又没有退出机制,导致落后产能淘汰遇阻。”他认为过去的白酒限制类政策,在限劣的同时也限了优,限小的同时也限了大。“比如某些名酒产区想要扩大规模,或者名酒企业想去异地发展,过去都被限制。如今,随时退出、随时准入,符合白酒产业充分市场化竞争格局。”

产业政策的放开是否会导致全国酒厂遍地开花?宋书玉理性分析指出,随着消费升级趋势和品牌意识崛起,消费者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,使他们更青睐有品牌品质保障的名酒。在白酒行业挤压式增长的发展驱使下,产业政策放开或将成为加剧市场品质竞争的那条“鲶鱼”。“白酒市场化,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体现出来,强者愈强,部分落后企业必将被淘汰。” 最新数据也证明了他的判断,2019年1到10月,白酒产业利润已实现1122亿元,白酒行业排名前50位企业占据行业利润90%以上。

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明显,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由2017年1593家逐年减少,截止2019年10月份为1176家,预计今年年底数量会进一步降至1000家左右。宋书玉认为,对于低端企业而言,取消限制政策其实是“被淘汰”的机会。当规模酒企发展势头迅猛,“小而美”酒企如何因时而进、因势而新?

“‘小而美’重点并非追求生产量,而是追求产品品质和个性表达。”宋书玉表示中小白酒企业要想换频道、求生存,应该关注酒庄新商业模式,还原酿造初心,追求品质特色,打造文化内涵,酿造极致品质。“有一些小规模的美酒产区,也在历史文化、酿造技艺、品牌个性上具有可深挖潜力。” 他坚持相信未来白酒多元化、个性化消费会逐渐成为主流,“所以名酒企业和名酒产区,遇到酒庄都不要错过酒庄。”

好酒需耐住寂寞,白酒产业链投资恰逢其时

数据显示,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白酒产量为574.8万千升,同比下降1.8%;截止目前,白酒产业整体产能首次呈现负增长。谈及《目录(2019年本)》正式实施后对行业产经数据影响的预判,宋书玉表示应正确看待政策与数据的相关性。

他向新浪财经记者强调,白酒产业已进入“长期不缺酒、长期缺好酒”时代,消费者对好酒的需求大幅提高。“目前名酒产量占白酒总产量的比例,远远无法满足市场,而这种供需矛盾短期内无法得到充分解决。”宋书玉解释道:“好酒需要长时间酿造储存,将提高好酒产能的愿景付诸行动,直至初见成效,至少需要几年时间。有多少企业能耐住寂寞呢?”

“好生态、好酒井、好酒匠、好心态”被视为名酒企业和产区把握产业政策调整机遇的四大要素。宋书玉多次在新浪财经专访中强调“好心态”:“我常对业外想进入酒产业的投资人表示,这个产业挣不到快钱,必须用心酿好酒,耐得住寂寞。”

但这也为贯穿一二三产的白酒产业,带来新的投资发展契机。从行业协会到产区企业,大家纷纷将目光聚集于白酒产业生态体系构建。“有好酒,需要有优质原料、酒商、酒楼,还要有好的创意,所以白酒链投资机会远大于白酒产业本身。”今年10月举办的上海酒博会期间,宋书玉提出未来酿酒产业新发展理念,是以酒都、酒镇、酒商业、酒文化、酒旅游、酒康养、酒会展为投资项目,实现白酒产业链效应。从物质品质、精神文化、创新创意、藏酒消费、技艺传播层面,将美酒与旅游、康养、新消费场景等融合,旨在为行业健康发展开辟新道路。“从提高一瓶酒价值,到提升全业态价值,白酒产业链投资恰逢时机。”

转型升级如何恰乘其势?中酒协积极把握行业政策红利,早在今年4月,为加快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,中国投资协会、中国酒业协会、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(商会)联合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携手打造中国白酒产业投融资跨界合作交流平台,助力白酒产业与投融资精准对接、深度融合。

为白酒产业链投资注入新动能,中酒协始终活跃在第一线。在第十五届酒博会新闻发布会上,宋书玉介绍道,除了集中展示全球顶尖酒类生产、酿造、包装等全产业链发展最新成果,本届酒博会将举办围绕白酒全产业链的投融资峰会。“仅从后端消费场景发力,从整个产业生态上是不够健康的。”宋书玉认为在白酒产业政策调整背景下,缺少的不是大酒企,而是缺少供应链环节上的大酒商。“过往经验中,大家对产业链整合创新、投资机会比较忽视,我觉得它的价值更大。”

永恒经典、百变创意,指路白酒产业长远发展

2019年被视为中国酒业新的发展元年,川酒集团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曹勇在出席深化中国白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言时表示,“创新”是行业展望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词。“未来谁能引领创新,就将成为酒业发展的领军者。”

面对挑战和机遇,已有头部酒企通过积极携手阿里、京东、腾讯等技术龙头,主动拥抱新零售、智慧零售等,全力推动白酒销售模式创新。“携手热度赛事、影视和意见领袖,我们用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,培育消费习惯。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淼认为,通过跨界国货潮牌、名车名牌等,酒企获益良多。

白酒企业如何抓住消费升级趋势?如何在新时代拐点跟上行业发展节奏?宋书玉给出他的答案——守正创新。“永恒的经典,百变的创意。”他在专访中则笑称自己比较顽固:“随着时代发展,生活方式改变,消费的创意、场景和仪式可以改变,但是经典不应该轻易改变。” 他认为消费者对于酒的需求,从根本上并非因创新产生,而是随着社会发展、生活方式、知识水平的发展进程,而不断衍变升级。“创新无处不在,但没有品质提升,所有创新都没有价值。”

被行业视为重大利好信号的《目录(2019年本)》,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当被问及各大酒企对此如何反应时,宋书玉观察到大家表现都很冷静。他以茅台为例:“像茅台产量现在扩大几倍,并且不断技改,侧面说明名酒企业在政策解禁之前,也有可变通的发展空间。”宋书玉分析,真正一线名酒即使在政策限制中,也能良性发展。产业政策变化背后,认清挑战、把握机遇,才是充分市场化、充满竞争的白酒产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